卧龙山谒诸葛武侯庙

舍策广川阴,惝恍迷所适。 背淮岁始献,及宛朔已易。 怀古遵城南,草庐访遗迹。 缅昔卧龙人,抱膝遁荒逖。 末运当涂高,中衰建安历。 二祖威灵尊,帝裔守宗稷。 感会偶风云,黄麾枉蓬荻。 片语许驰驱,已定三分策。 嗣汉以配天,孙曹竟非敌。 渡泸军事劳,卜洛鼎门隔。 鞠躬尽瘁年,落莫荡平绩。 事往变闉阇,代更废荆棘。 畴垄忆躬耕,宁辨阡与陌。 经祠辟丛榛,伏腊修脯炙。 千秋梁甫吟,太息南阳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舍策:放下书卷。
  • 广川阴:广阔的河流旁。
  • 惝恍:模糊不清。
  • 背淮:离开淮河。
  • 及宛朔:到达北方。
  • 卧龙人:指诸葛亮,因其号“卧龙”。
  • 遁荒逖:隐居在偏远的地方。
  • 末运:指时局衰败。
  • 当涂高:指魏国,因魏国在三国中势力最强。
  • 建安历:指建安时期的历史。
  • 二祖:指刘备和刘禅。
  • 宗稷:指国家的根本。
  • 黄麾:古代帝王仪仗中的黄色旗帜。
  • 蓬荻:指草野之地。
  • 渡泸:指诸葛亮南征。
  • 卜洛:指洛阳,古代帝王建都之地。
  • 鼎门:指洛阳的南门,古代帝王建都之地。
  • 鞠躬尽瘁:竭尽全力,不遗余力。
  • 落莫:落寞,指孤独。
  • 闉阇:城门。
  • 代更:时代更替。
  • 伏腊:指祭祀的日子。
  • 脯炙:指祭祀用的肉。
  • 梁甫吟:古代诗歌的一种。
  • 南阳宅:指诸葛亮的故居。

翻译

放下书卷,站在广阔的河流旁,心中模糊不清,不知该去往何方。离开淮河,初到北方,岁月已变。怀念古人,沿着城南走,寻找草庐的遗迹。想起那位隐居在偏远地方的卧龙先生,他曾抱膝隐居。时局衰败,建安时期的历史已成过去。刘备和刘禅的威灵尊贵,守护着国家的根本。偶然遇到风云际会,黄色的旗帜在草野之地飘扬。一句话许下驰骋的承诺,已定下三分天下的策略。继承汉室以配天命,孙曹终究不是对手。南征渡泸,军事劳苦,洛阳的南门已隔绝。竭尽全力,不遗余力,孤独地完成了平定天下的功绩。事情已过去,城门已变,时代更替,废墟上长满了荆棘。回忆起亲自耕种的田地,哪还分得清田间小路。经过祠堂,开辟丛生的榛木,祭祀的日子里,修整祭祀用的肉。千年之后,吟唱着梁甫吟,深深叹息着南阳的故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故居的访问,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功绩的赞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意象,如“卧龙人”、“黄麾”、“渡泸”等,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的主要事迹和历史地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时代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怀古之作。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