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廉访赴蜀右辖

总宪霜台荷主恩,诸生衿佩日趋门。 拥驺南出逢新命,赐履西行奉大藩。 益部早占星使入,蜀都今更讲堂存。 伟长中论容台礼,二府名推四岳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总宪:指总督,古代高级行政官员。
  • 霜台:指朝廷,因古代朝廷多建在高台上,且常有霜雪,故称。
  • 荷主恩:承受皇帝的恩宠。
  • 诸生:指学生或门徒。
  • 衿佩:指学生的服饰,衿为衣襟,佩为佩饰。
  • 趋门:指前往拜见。
  • 拥驺:指随从众多。
  • 新命:指新的任命。
  • 赐履:指皇帝赐予的鞋子,象征权力和地位。
  • 大藩:指重要的藩镇。
  • 益部:指益州,古代地名,今四川一带。
  • 星使:指皇帝的使者。
  • 蜀都:指成都,古代蜀国的都城。
  • 讲堂:指讲学的场所。
  • 伟长:指徐廉访,即诗中的徐姓官员。
  • 中论:指中庸之道,儒家的一种哲学思想。
  • 容台:指朝廷。
  • 二府:指中央政府的两个重要部门。
  • 四岳:指四方的重要官员。

翻译

总督在朝廷承受皇帝的恩宠,学生们日日穿着整齐的服饰前来拜见。随从众多地南下,遇到了新的任命,穿着皇帝赐予的鞋子,前往西边的重要藩镇。益州早已迎接了皇帝的使者,成都的讲学场所至今仍然保存。徐廉访以中庸之道在朝廷中受到尊敬,他的名声在中央政府的两个重要部门中被推崇,四方的重要官员都对他表示尊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徐廉访受命赴蜀的盛况,通过“总宪霜台荷主恩”、“诸生衿佩日趋门”等句,展现了徐廉访的崇高地位和学生们的敬仰。诗中“拥驺南出逢新命,赐履西行奉大藩”一句,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徐廉访的新任命和重要使命。结尾的“伟长中论容台礼,二府名推四岳尊”则总结了徐廉访的品德和声望,体现了诗人对他的高度评价。整体上,这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古诗词的韵味和魅力。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