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龙池雅社李裕德邀集

东田社里是精庐,石上龙池一镜虚。 洗屐沧波曾亦足,杖藜名岳更何如。 赤冈路引茅茨远,红板桥通橘柚疏。 自可双林修净土,为椷莲藏贝多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田社:指诗中提到的雅社所在地。
  • 精庐:指精心建造的居所或学舍。
  • 龙池:指新开的池塘。
  • 洗屐:洗鞋,这里指隐居生活。
  • 杖藜:拄着藜杖,指行走。
  • 赤冈:红色的山冈。
  • 茅茨:茅草屋顶,指简朴的居所。
  • 红板桥:红色的木板桥。
  • 橘柚:指橘子和柚子树。
  • 双林:指佛教中的双林树,这里指修行之地。
  • 净土:佛教中的清净之地。
  • :封存。
  • 莲藏:指佛教经典。
  • 贝多书:指佛教经典。

翻译

在东田社的精庐里,石上的龙池像一面虚幻的镜子。洗鞋的沧波曾经也足够,拄着藜杖在名岳行走又如何。红色的山冈路引向远处的茅茨,红色的木板桥通向稀疏的橘柚树。自然可以在双林修净土,为了封存莲藏的贝多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开龙池雅社的景象,通过对精庐、龙池、赤冈路、红板桥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雅社的宁静与美丽。诗中“洗屐沧波曾亦足,杖藜名岳更何如”一句,表达了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名山大川的向往。最后,通过“自可双林修净土,为椷莲藏贝多书”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和对佛教经典的珍视。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热爱。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