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职方于公奉使吴中

侍从频年奉柏梁,西风暂得过鲈乡。 出关偶作吴洲客,负弩争迎汉署郎。 山下清溪通夕照,城边白苧散秋凉。 輶轩归上江淮奏,愿遣材官事朔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侍从:指在皇帝身边侍奉的官员。
  • 柏梁:古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宫。
  • 鲈乡:指江南地区,因鲈鱼而得名。
  • 出关:离开京城。
  • 吴洲:指吴地,即今江苏一带。
  • 负弩:古代官员出行时,随从背负弓箭,以示威仪。
  • 汉署郎:指汉代的郎官,这里泛指官员。
  • 清溪:清澈的溪流。
  • 城边白苧:城边的白色苎麻,苧(zhù)。
  • 輶轩:古代一种轻便的车,这里指使者的车。
  • 江淮奏:指向江淮地区报告的奏章。
  • 材官:指有才能的官员。
  • 朔方:古代指北方边疆地区。

翻译

多年来在皇宫中侍奉,如今西风送我暂时经过这鲈鱼之乡。离开京城,偶然成为吴地的客人,背着弓箭的随从争相迎接我这位来自汉朝官署的郎官。山下的清澈溪流映照着夕阳,城边的白色苎麻在秋风中散发着凉意。我乘坐轻便的车归来,将向江淮地区报告,愿派遣有才能的官员前往北方的边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作为朝廷官员,短暂离开京城,经过江南吴地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西风、鲈乡、清溪、秋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公务的牵挂和对北方边疆的关切,体现了其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士大夫的风范和情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