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桥分白下:指南京的桥。白下,南京的古称。
- 斗门斜:斗门,古代用于灌溉的水闸。斜,形容斗门的位置或形状。
- 髯自:髯,胡须。自,从。
- 陇西:地名,今甘肃省一带。
- 鸟鼠:指鸟鼠山,位于甘肃省。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江苏一带。
- 梅花:指梅花曲,一种曲调。
- 掩关:关闭门户。
- 题凤:在凤凰图案上题字,这里指在竹林中的隐居生活。
- 夹水槐堤:槐树夹道的堤岸。
- 宿鸦:栖息的乌鸦。
- 中岭啸:山中的虎啸声,这里比喻隐士的高歌。
- 烟霞:指山水间的云雾,也常用来比喻隐士的居所。
翻译
桥横跨在南京的斗门斜处,不知从何年起,那位留着胡须的隐士在此安家。 他的家族源自陇西,连绵至鸟鼠山,而他的曲调传承自江左,多半是梅花曲。 竹林深处,他闭门不出,多在凤凰图案上题字,槐树夹道的堤岸上,乌鸦栖息。 日暮时分,听不到山中隐士的高歌,只留下他的名字在云雾缭绕的山水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环境和家族背景,通过具体的地点和景物,展现了隐士的清高与超脱。诗中“桥分白下斗门斜”和“髯自何年此寄家”勾勒了隐士的居住环境,而“代出陇西连鸟鼠”和“曲传江左半梅花”则追溯了其家族渊源和艺术传承。后两句“掩关竹里多题凤,夹水槐堤尽宿鸦”进一步以景写情,表达了隐士的孤高与宁静。结尾“日暮不闻中岭啸,只留名姓在烟霞”则深化了隐士的神秘与超然,留下无尽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