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亭遇朱孔阳自桃花岭还

稍栖牛屋欲何依,客似前洲伐荻归。 岭外魂惊书后梦,河梁泪洒别时衣。 渡江讵意逢袁叔,入洛犹能共陆机。 朱丘故人如寄忆,春来无数朔鸿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浦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朱孔阳:人名,诗人的朋友。
  • 桃花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牛屋:简陋的住所。
  • 前洲: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伐荻:砍伐芦苇。
  • 岭外魂惊:指在岭外遭遇惊吓。
  • 书后梦:写信后的梦境。
  • 河梁:桥梁。
  • 泪洒别时衣:分别时泪水沾湿了衣服。
  • 渡江:过江。
  • 讵意:岂料,没想到。
  • 袁叔:人名,可能指袁宏,东晋文学家。
  • 入洛:到洛阳。
  • 陆机:人名,西晋文学家。
  • 朱丘: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故人:老朋友。
  • 寄忆:寄去思念。
  • 朔鸿:北方的鸿雁,常用来比喻书信。

翻译

暂住在简陋的牛屋中,我该依靠什么?客人就像从前洲上砍芦苇归来的人。在岭外遭遇惊吓,写信后的梦境让我心惊,分别时泪水沾湿了衣服。没想到过江时能遇到袁叔,到洛阳还能与陆机共事。朱丘的老朋友如果寄来思念,春来时北方的鸿雁会带来无数书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南浦亭偶遇旧友朱孔阳的情景,通过对比旅途的艰辛与重逢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牛屋”、“伐荻”、“河梁泪洒”等,生动地勾勒出了旅途的艰辛和离别的哀愁。后两句则通过“渡江逢袁叔”、“入洛共陆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