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同惟敬约卿过弘法寺访翠岩和尚

鹿苑西连紫禁天,斋心曾问远师禅。 五台戒向山中受,双树花从雨后悬。 昼永鹤行春竹里,年深松偃石窗前。 许询颇解閒来往,杖锡何妨结静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鹿苑:指弘法寺,因其环境幽静,如同鹿群栖息之地,故称。
  • 紫禁天:指皇宫,这里形容弘法寺靠近皇宫,地位尊贵。
  • 斋心:指清净的心境,这里指作者在弘法寺中寻求心灵上的净化。
  • 五台:指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这里泛指佛教圣地。
  • 双树花:指寺庙中的树木,在雨后显得格外鲜艳。
  • 鹤行:形容鹤的行走姿态,这里比喻僧人的步态。
  • 松偃:指松树倾斜,这里形容松树的姿态。
  • 石窗:指寺庙中的石制窗户。
  • 许询:东晋时期的名士,以好学、清谈著称。
  • 杖锡:指僧人手中的锡杖,是僧人的标志之一。
  • 结静缘:指结下清净的缘分,这里指作者希望与翠岩和尚结下深厚的友谊。

翻译

弘法寺坐落在皇宫西边的鹿苑,我曾带着清净的心境来此向远师请教禅理。在五台山这样的佛教圣地受戒,寺庙中的双树在雨后悬挂着花朵。白天漫长,鹤在春天的竹林中行走,多年的松树倾斜在石窗前。许询这样的名士也懂得闲适地来往,我手持锡杖,希望能与翠岩和尚结下清净的缘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与友人一同访问弘法寺的情景,通过寺庙的环境和僧人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鹿苑”、“紫禁天”、“双树花”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庄严的氛围。同时,通过对许询和翠岩和尚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名士风范和僧人生活的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追求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