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太史启范册封楚襄二府

翩翩玉节拥前驱,人识西来旧弃繻。 岳色中原标二室,赋才左氏冠三都。 行经江汉听鸿度,谒入闾门下马趋。 莫向周南留滞久,登封还欲借名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节:古代用玉制作的符节,代表皇帝的使者。
  • 弃繻:繻,古代的一种丝织品。弃繻,指不再使用旧时的服饰,比喻改变旧有的身份或地位。
  • 二室:指嵩山的太室和少室,这里代指嵩山。
  • 左氏:指左思,西晋文学家,其《三都赋》极为著名。
  • 鸿度:大雁飞行的样子,比喻使者的行程。
  • 闾门:古代宫殿的门。
  • 周南:指《诗经·周南》,这里代指中原地区。
  • 登封:指古代帝王登基后的封禅大典。

翻译

使者手持玉节,引领前行的队伍,人们都知道他从西方来,身份已经改变。嵩山的景色在中原地区独树一帜,左思的赋才超越了《三都赋》。他经过江汉地区,听着大雁飞过的声音,进入宫门后立即下马快步前行。不要在中原地区停留太久,因为登基封禅还需要借助有名的学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者前往楚襄二府册封的场景,通过“玉节”、“弃繻”等词语,展现了使者的高贵身份和使命的庄严。诗中“岳色中原标二室”一句,以嵩山的壮丽景色象征中原的雄伟,而“赋才左氏冠三都”则赞颂了左思的文学才华。最后两句提醒使者不要在中原停留太久,暗示了封禅大典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整体上,诗歌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于使者使命的尊重和对文学才华的赞美。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