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日伍舍人朱计部谢侍御司考功见过张武库袁民部同集得东字

京洛翩翩有数公,何期冠盖访墙东。 借居开径曾非隐,登阁看山暂可同。 尚把椒花供献岁,更移梅萼试春风。 曲高未敢轻相和,郢客从来尽国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洛:指京城,这里指北京。
  • 翩翩:形容风度或文采好。
  • 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
  • 墙东:指隐居的地方。
  • 开径:开辟道路,比喻开始某种活动。
  • 椒花:花椒的花,古代用以象征节日的喜庆。
  • 献岁:进入新年。
  • 梅萼:梅花的萼片,指梅花。
  • 试春风:指梅花在春风中绽放。
  • 曲高:指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 郢客:指楚国的文人,这里泛指文人。
  • 国工:国家的工匠,这里指技艺高超的人。

翻译

在北京有这样几位风度翩翩的官员,他们怎么会想到来访问我这隐居之地呢?我虽然开辟了道路,但并非真正的隐士,我们一同登上阁楼观赏山景,暂时可以共享这份乐趣。我们还在新年之际供奉着象征喜庆的花椒花,更在春风中尝试着让梅花绽放。我虽然欣赏高雅的音乐和诗歌,但不敢轻易与之相和,因为那些楚国的文人都是技艺高超的国家工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几位京城官员的交往场景,通过“京洛翩翩”、“冠盖访墙东”等词句,展现了官员们的风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开径曾非隐”一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并非真正的隐士,而是与官员们共享自然之美的同道中人。结尾的“曲高未敢轻相和”则体现了作者对高雅艺术的敬畏,以及对文人技艺的赞赏。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艺术的尊重。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