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谒太白祠

庙题江上客,船是酒中仙。 虎口虽曾脱,蛾眉自可怜。 醉深秋浦月,梦失夜郎天。 恨切枫林黑,西川哭杜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庙题:庙宇中的题字。
  • 江上客:指李白,因其常以江上泛舟的形象出现。
  • 酒中仙:李白自号“酒仙”,意指其好酒。
  • 虎口:比喻危险的境地。
  • 蛾眉:古代美女的代称,此处指李白诗中的女性形象。
  • 自可怜:自然显得可怜。
  • 秋浦月:秋夜的月光,秋浦为地名,李白曾在此作诗。
  • 夜郎天:夜郎国的天空,夜郎国在今贵州一带,李白曾被流放到此。
  • 恨切:深深的恨意。
  • 枫林黑:枫树林在夜晚显得黑暗。
  • 西川:指四川西部,李白晚年居住的地方。
  • 杜鹃:鸟名,常用来象征哀怨。

翻译

庙宇中题写着江上客的名字,船上的人是酒中的仙人。 虽然曾从虎口中逃脱,但那蛾眉女子自然显得可怜。 沉醉于秋夜的月光下,梦里却迷失在夜郎国的天空。 深深的恨意如同夜晚的枫林般黑暗,我在西川痛哭,如同杜鹃的哀鸣。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李白的生活片段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李白的深切怀念和敬仰。诗中“庙题江上客,船是酒中仙”直接点明了李白的形象,而“虎口虽曾脱,蛾眉自可怜”则通过对比表达了李白生活中的危险与诗中的柔情。后两句“醉深秋浦月,梦失夜郎天”和“恨切枫林黑,西川哭杜鹃”则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李白命运的同情和对其诗歌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李白生平和诗歌的深情致敬。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