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别驾子白赴平乐
考牧功初奏,弯弧志出群。
官犹劳郡倅,誓欲扫边氛。
白羽秋摇月,青油暮捲云。
泽深临贺水,威傍伏波军。
坐啸堪资画,谈兵蚤策勋。
城开诸洞伏,山拥九疑分。
铜鼓多欢宴,匏笙实饱闻。
敢轻程不识,看尔报明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考牧:指古代官员考核牧民的政绩。
- 弯弧:拉弓,比喻有志向或能力。
- 倅(cuì):副职官员。
- 白羽:白色的羽毛,这里指白色的旗帜或装饰。
- 青油:青色的油灯,这里指夜晚的灯光。
- 临贺:地名,今广西贺州。
- 伏波:指伏波将军,古代将军称号。
- 坐啸:坐着吟咏,指文人的雅致。
- 九疑:山名,即九嶷山,在湖南。
- 铜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 匏笙:用葫芦制作的笙,一种乐器。
- 程不识: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官员。
翻译
考核牧民的政绩刚刚上报,拉弓的志向超群出众。 虽然官职仍是郡中的副职,但誓言要扫清边疆的战乱。 秋夜中白色的旗帜在月光下摇曳,夜晚的灯光如云般卷起。 在临贺的水边感受深厚的恩泽,威名傍着伏波将军的军队。 坐着吟咏足以成为一幅画,谈论兵法早已开始建立功勋。 城门开启,各个洞穴都隐藏着,山峦拥抱着九嶷山的分支。 铜鼓声中举行欢乐的宴会,葫芦笙的声音实在听得饱足。 不敢轻视程不识,看你如何向明君报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有志向的官员,虽然职位不高,但志向远大,决心为国家做出贡献。诗中通过“弯弧志出群”和“誓欲扫边氛”等词句,展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同时,诗中也描绘了边疆的景色和当地的文化,如“白羽秋摇月”和“铜鼓多欢宴”,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美感。整体上,这首诗既表达了个人抱负,也反映了边疆的风情,是一首充满力量和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