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海神庙同梁仲登晚眺

塞鸿飞尽暮云残,词客悲秋共倚阑。 二女渚连还北向,九疑山隔正西看。 荒台枕石波声小,野庙临江树影寒。 乡土岁时浑不恶,越吟空自老南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塞鸿:指北方边塞的鸿雁。
  • 词客:指擅长写词的文人。
  • 二女渚:指湘水中的两个小洲,传说中为湘水女神所居。
  • 九疑山: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内,传说中舜帝葬于此地。
  • 越吟:指越地的歌谣或吟咏。
  • 南冠:古代南方楚国的帽子,后用来指代楚国或南方人。

翻译

北方边塞的鸿雁飞尽,暮色中的云彩渐渐消散,擅长写词的文人与我一同倚在栏杆上,感受着秋天的悲伤。湘水中的两个小洲相连,向北望去,九疑山隔着远方,正对着西方。荒废的台基枕着石头,波涛声渐渐微弱,野外的庙宇临近江边,树影显得格外寒冷。对于家乡的土地和岁月的流逝,我并不感到厌恶,只是越地的歌谣空自吟咏,让我这个南方人感到老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傍晚在海神庙与友人共同眺望远方时的深情。诗中,“塞鸿飞尽暮云残”一句,既展现了北方边塞的苍凉,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词客悲秋共倚阑”则进一步以秋天的悲伤为背景,表达了文人墨客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二女渚和九疑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和历史的向往与追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