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易迁上林苑丞访其别署偶作

故人张仲蔚,斋馆学逃禅。 岂薄汤官小,偏閒苑监年。 树萩犹济上,司竹似淇边。 简出常封印,清歌不废弦。 薮连钩盾署,餐给水衡钱。 颇足沽燕酒,相从一醉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张仲蔚:指张元易,字仲蔚。
  • 汤官:古代官名,掌管膳食。
  • 苑监:指上林苑的官员。
  • 树萩:种植树木。
  • 济上:指济水之滨。
  • 司竹:管理竹林。
  • 淇边:指淇水之滨。
  • 钩盾署:古代官署名,掌管宫苑中的钩盾事务。
  • 水衡钱:指官府的财政收入。

翻译

故友张仲蔚,在斋馆中学习逃避尘世的禅理。 他并不轻视汤官的小职位,反而在上林苑监的年岁中偏爱清闲。 在济水之滨种植树木,管理竹林如同在淇水边一样。 简朴的生活常常封存印章,清雅的歌声从不间断琴弦。 薮泽与钩盾署相连,餐食由水衡钱供给。 足以购买燕地的酒,相聚一起醉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欧大任访问故友张元易在上林苑丞的别署时的情景。诗中通过对张元易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清雅生活的态度。诗句“岂薄汤官小,偏閒苑监年”表达了张元易对官职的淡然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结尾的“颇足沽燕酒,相从一醉眠”则增添了诗中友情的温馨和生活的惬意。整体上,诗歌语言清新,意境恬淡,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