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解元南归

异乡携手客愁开,秋色飘零酒一杯。 未论南州曾荐士,只知东阁解怜才。 蓟门落叶千砧送,沧海惊波一棹回。 已笑中涓求骏晚,黄金宁不待君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解元:明清时期对乡试第一名的称呼。
  • 欧大任:明代文人,生平不详。
  • 异乡:他乡,外地。
  • 飘零:形容落叶飘落的样子,也比喻身世或境遇的凄凉。
  • 荐士:推荐人才。
  • 东阁:古代指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后泛指高级官员的招待所。
  • 怜才:爱惜人才。
  • 蓟门: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这里指北京。
  • 千砧:砧,捣衣石,千砧指许多捣衣声,形容离别时的伤感。
  • 沧海:大海。
  • 惊波:汹涌的波涛。
  • 一棹:一桨,指船。
  • 中涓:古代官名,负责宫中清洁洒扫之事,这里可能指宫中的宦官。
  • 求骏:寻找良马,比喻寻求贤才。
  • 黄金宁不待君来:黄金,比喻高官厚禄;宁不,难道不;待君来,等待你来。

翻译

在异乡携手,客居的忧愁得以舒展,秋色中飘零的落叶下,我们共饮一杯酒。不谈及南州曾推荐过的人才,只知道东阁懂得珍惜才华。蓟门落叶伴随着千家万户的捣衣声送别,沧海中汹涌的波涛伴随着一叶小舟归去。已经笑看宫中宦官寻找贤才的迟缓,高官厚禄难道不是在等待你吗?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欧大任送别袁解元南归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袁解元才华的赞赏和对未来前程的期许。诗的前两句写景抒情,以秋色和酒杯象征离别的哀愁和友情的深厚。中间两句通过“荐士”和“怜才”的对比,强调了袁解元的才华和东阁的识才。后两句则通过“蓟门落叶”和“沧海惊波”的意象,展现了离别的凄凉和归途的艰险。最后两句以“中涓求骏”和“黄金宁不待君来”作结,既讽刺了宫中宦官的无能,又暗示了袁解元未来必将获得重用的美好前景。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