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隋故宫二首

金雁波沉彩树凋,汴河东入广陵遥。 倚窗曾赋风前楫,惊枕空悲梦里雕。 宝帐烟花迷陇月,锦帆云雨听江潮。 吴公台下雷塘路,多少高楼怨玉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雁:指隋炀帝的陵墓,传说其墓中有金雁。
  • 彩树:装饰华丽的树木。
  • 汴河:即汴水,流经河南,东入江苏。
  • 广陵:今江苏扬州。
  • :船桨。
  • :指雕梁画栋,代指宫殿。
  • 宝帐:华丽的帐幕。
  • 烟花:指美丽的景色。
  • 陇月:陇山的月亮,此处泛指边远地区的月亮。
  • 锦帆:华丽的帆船。
  • 云雨:比喻恩泽,或男女欢会。
  • 吴公台:扬州的一处古迹。
  • 雷塘:隋炀帝的陵墓所在地。
  • 玉箫:乐器,此处指哀怨的音乐。

翻译

金雁沉入波中,彩树凋零,汴河向东流至遥远的广陵。 曾倚窗作赋,歌颂风中划桨的景象,如今只能在梦中惊醒,空悲宫殿的雕梁画栋。 华丽的帐幕中,景色迷离,陇山的月光下,锦帆在云雨中听江潮声。 吴公台下的雷塘路,多少高楼中传来哀怨的玉箫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隋朝故宫遗址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哀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金雁”、“彩树”、“汴河”等,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诗人传达了对隋朝盛世的追忆,以及对现实衰败的感慨。末句“多少高楼怨玉箫”更是以音乐为媒介,抒发了对逝去辉煌的无尽哀思。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