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署邑后入浮光山

天眼支郎定里开,笑予辞印入山来。 自怜不似柴桑冷,三径荒时尚未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眼:佛教术语,指洞察一切的智慧。
  • 支郎:指支遁,东晋时期的佛教高僧,此处泛指高僧。
  • 定里:指禅定之中,即修行者的内心境界。
  • 辞印:指辞去官职。
  • 柴桑: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陶渊明的故乡,此处代指陶渊明。
  • 三径:指家园,源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翻译

高僧的洞察之眼定能看透我的内心,我笑着辞去官职,进入山中。我自知无法与陶渊明相比,他的家园荒废时尚未归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和对高僧智慧的敬仰。通过对比陶渊明的归隐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天眼支郎”与“辞印入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转变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