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太子读书处

玉马千秋散白云,荒台烟草最思君。 至今招隐山前月,缑岭鸾笙尚可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明太子:指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因其谥号为“昭明”,故称昭明太子,以文学著称。
  • 玉马:古代传说中的神马,这里可能指昭明太子的遗迹或象征。
  • 千秋:千年。
  • 荒台:荒废的台基,指昭明太子读书处的遗址。
  • 烟草:烟雾和草木,形容荒凉的景象。
  • 招隐山:地名,指昭明太子读书处的所在地。
  • 缑岭:地名,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鸾笙:指仙人吹奏的笙,比喻仙乐。

翻译

玉马的遗迹千年来散布在白云之间,荒废的台基和烟雾草木最让人思念昭明太子。直到今天,招隐山前的月光下,仿佛还能听到缑岭上传来的仙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昭明太子读书处的怀念和对昭明太子文学成就的敬仰。通过“玉马千秋散白云”和“荒台烟草最思君”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历史悠久和荒凉的氛围。后两句“至今招隐山前月,缑岭鸾笙尚可闻”则以月光和仙乐为象征,增添了诗中的神秘色彩,体现了诗人对昭明太子文化影响的深刻记忆和对美好传说的向往。整体上,诗歌语言含蓄,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