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归四首

· 苏葵
闲忆锄园种荔枝,望乡台上此心驰。 人生贵在得乐耳,老去荣来安用之。 蒲涧高僧书札杳,海珠疏雨钓竿迟。 飘然欲买江边棹,卖赋无金探俸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锄园:指在园子里锄地,这里可理解为在园子里劳作。
  • 望乡台:古代久戍不归或流落外地的人为眺望故乡而登临的高台。
  • 蒲涧:山涧名。
  • 高僧:指德行崇高的僧人。
  • 书札:书信。
  • (yǎo):无影无声,这里指没有音信。
  • 海珠:此处可能指某个有海、有珠子或与海、珠相关的地方,具体含义需结合作者身世背景进一步确定。
  • 钓竿迟:钓鱼竿闲置,意为长时间没有去钓鱼。
  • (zhào):船桨,这里代指船。
  • 卖赋:指写文章以取得钱财。
  • 俸资:俸禄。

翻译

悠闲时回忆起在园子里种植荔枝的情景,站在望乡台上,我的心早已飞驰向故乡。人生可贵的是能得到快乐啊,年老时的荣华富贵又有什么用呢。蒲涧的高僧很久没有音信了,海珠那稀疏的小雨中,钓竿也闲置许久未用。我想要潇洒地买一条江边的船,然而写文章却没有换来足够的金钱,只能探查一下自己的俸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一些感悟。诗的前两句通过回忆锄园种荔枝和望乡台心驰,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人生贵在得乐耳,老去荣来安用之”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认为快乐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年老时的荣华富贵并不那么重要。接下来的两句通过蒲涧高僧书札杳和海珠疏雨钓竿迟,描绘了一种冷清、寂静的场景,也可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现状的愿望,但却因经济原因而受到限制,反映了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