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白沙二首

· 苏葵
满江秋水蘸冰壶,白首行藏道已孚。 孤洁世称徐孺子,风流人惜邵尧夫。 江门大雅遗音在,伊洛春风旧迹芜。 可恨著书嫌强聒,空教来学想规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 行藏:指出处或行止。
  • :为人所信服。
  • 徐孺子:东汉时期名士,以品德高尚、才智出众闻名。
  • 邵尧夫:即邵雍,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
  • 江门:指陈白沙讲学的地方。
  • 大雅:泛指高尚雅正的诗歌等文学作品。
  • 伊洛:指伊川和洛水,这里借指北宋理学的发源地,也代表了理学的传承。

翻译

满江的秋水映照着如冰壶般的天空,您直到白发苍苍时,其行为和主张才被人们所信服。您的孤高纯洁世人称赞,可比徐孺子,您的风度才情令人惋惜,如同邵尧夫。在江门之地,高尚雅正的遗音依然留存,而伊洛之地春风中的旧迹却已荒芜。可恨的是著书时担心过多的话语会让人厌烦,只能空让后来的学者去想象您的学术规模。

赏析

这首诗是对陈白沙的悼念和赞美。诗的首联描绘了陈白沙的一生,他的思想和行为在晚年才得到广泛认可。颔联将陈白沙与徐孺子和邵尧夫相比,突出了他的品德高尚和才华出众。颈联提到陈白沙在江门的讲学影响深远,而伊洛之地的理学传统却有些荒芜,可能暗示了对当时学术传承的一种担忧。尾联则表达了对陈白沙著书的看法,认为他可能有所顾虑,但他的学术思想仍为后人提供了思考的方向。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陈白沙的赞美和怀念,反映了诗人对这位学者的敬重以及对学术传承的思考。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