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分水公馆遣怀

· 苏葵
飞飞萤火闹疏帘,分付山精守四檐。 小结烛光经几换,旋敲更鼓入三严。 因无人语心偏静,为有诗魔睡不甜。 拂尽薛笺天已曙,板舆轻度万山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精:传说中的山中怪物,这里指想象中守护房屋的神灵。(“精”读作“jīng”)
  • 四檐:房屋四壁的屋檐。
  • 三严:指夜三更以后,半夜时分。(“严”读作“yán”)
  • 诗魔:指强烈的诗兴。
  • 薛笺:唐代女诗人薛涛制作的笺纸,泛指精美的纸张。(“笺”读作“jiān”)
  • 板舆: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多为老人乘坐。

翻译

飞舞的萤火虫在稀疏的帘子外喧闹着,我嘱托山精守护着房屋的四檐。 短小的蜡烛光不知已经换了几次,很快又敲响更鼓,已进入半夜三更时分。 因为周围没有人说话,内心反而更加平静,只因为诗兴大发,以至于睡不安稳。 拂去写满诗的精美纸张时,天已经亮了,坐着板舆轻松地越过万山的尖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分水公馆的一个夜晚的情景和感受。诗的首联通过描写萤火虫的飞舞和嘱托山精守护,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颔联叙述了时间的推移,烛光的更换和更鼓的敲响,暗示夜已深。颈联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以及对诗歌的热爱,以至于这种热爱影响了睡眠。尾联则写到天亮后,作者乘坐板舆经过万山的情景,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整首诗意境独特,将作者的情感与周围的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有对夜晚的静谧的感受,又有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同时还展现了旅途的情景,富有层次感和意境美。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