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边寺留题

· 苏葵
远山四面列苍屏,近放溪流一带明。 僧入定时龙不起,客寻诗处鹤初鸣。 经多贝叶西天迩,榻有蒲团上界清。 地远几何车马到,静边原是不虚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屏:青色如屏的山峦。(“苍”,cāng,青色)
  • 定时:指僧人坐禅入定的时刻。
  • 贝叶: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后亦以指佛经。(“贝”,bèi)
  • 上界:指天界。宗教上认为天有三界,上界为天界,中界为人界,下界为地界。

翻译

远处的山峦四面环绕,像青色的屏风排列着,近处流淌的溪流一带明亮。僧人进入坐禅入定的时刻,祥龙不再腾起,游客寻觅写诗的地方,仙鹤开始鸣叫。佛经大多是写在贝叶上,让人感觉西天很近,榻上有蒲团,使人觉得天界的清静在此。这里地处偏远,没多少车马能到,静边寺确实名副其实,安静祥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静边寺周围的宁静景色以及寺内的清幽氛围。首联通过描写远山和溪流,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美丽。颔联以僧人的入定和仙鹤的初鸣,进一步烘托出寺院的宁静氛围。颈联提到贝叶经和蒲团,暗示了寺院的宗教意义和清净之感。尾联则强调了静边寺的地处偏远和名副其实的安静。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生动地传达了静边寺的宁静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宁静之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