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王少参朝言薰风笑我卷用韵六首

· 苏葵
弯弓曾挂扶桑东,白首行藏有朴忠。 道在却惭甘画地,时违端不谬书空。 鹤鸣声隔尘埃外,兰朽香留棘艾中。 笑问薰风意何在,笑人穷不笑人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扶桑(fú sāng):神话中的树名,代指东方。 行藏:指出处或行止。 朴忠:指忠诚敦厚。 画地:在这里意为自我限制。 时违:指时势不合。 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这里表示忧愁怅惘。 棘艾(jí ài):荆棘和艾草,多用以比喻艰险的环境。

翻译

我年轻时曾把弯弓挂在东方,如今白发已生,行为举止中仍有着忠诚敦厚之心。 我知晓大道,却惭愧自己甘愿自我限制,时势不合,也确实不会错误地徒然忧愁。 仙鹤的鸣叫声隔绝在尘世之外,兰花腐朽后,余香留在荆棘艾草之中。 我笑着询问温暖的风用意何在,它嘲笑人处境困窘,并非嘲笑人真正的贫穷。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诗中作者回顾自己的过去,表达了尽管年华已逝,但忠诚之心不变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势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思考。“鹤鸣声隔尘埃外,兰朽香留棘艾中”这两句,以鹤鸣和兰香为喻,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精神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能留存。最后一句“笑问薰风意何在,笑人穷不笑人穷”,则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世间的冷暖与人生的困境,富有哲理意味。整首诗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洞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