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视牲: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前,查看牺牲,以确保祭祀用的牲畜符合要求。音(shì shēng)
- 观阙: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望楼。音(guān quē)
- 层城: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高城。这里指宫城。音(céng chéng)
- 郊宫:古代天子在郊外的行宫。音(jiāo gōng)
- 复道:楼阁间上下两层的通道。音(fù dào)
- 牲帖:记录祭祀用牲畜的帖子。音(shēng tiě)
- 牺人:古代官名,主管祭祀时所用牲畜的人。音(xī rén)
- 驺:古代给贵族掌管车马的人。音(zōu)
- 笏记:古代大臣把事情写在笏板上,作为备忘。音(hù jì)
翻译
仰望宫城,那城楼高大险峻,郊外的行宫,上下两层的通道已经敞开。集市的炊烟在树木间聚拢,火炬的光芒追逐着飞扬的尘土而来。负责祭祀牲畜的人前来报告牲帖的情况,骑马的侍从吆喝着催促前行。夜晚归来在笏板上记录此事,等待黎明时分向皇帝奏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严嵩奉命视察祭祀用牲的情景。诗的首联描绘了宫城的雄伟和郊外行宫道路的开阔,展现出一种庄严的氛围。颔联通过描写集市的炊烟和火炬的光芒,增添了一些生活气息和动态感。颈联描述了祭祀准备工作的情况,体现出了工作的有条不紊。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认真负责的态度,记录下事情并准备向皇帝汇报。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较为深沉,通过对场景的描写和人物的行动,展现了祭祀前的紧张和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