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视牲

· 严嵩
观阙层城峻,郊宫复道开。 市烟当树合,炬火逐尘来。 牲帖牺人报,驺声骑士催。 夜归题笏记,候晓奏蓬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视牲: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前,查看牺牲,以确保祭祀用的牲畜符合要求。音(shì shēng)
  • 观阙: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望楼。音(guān quē)
  • 层城: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高城。这里指宫城。音(céng chéng)
  • 郊宫:古代天子在郊外的行宫。音(jiāo gōng)
  • 复道:楼阁间上下两层的通道。音(fù dào)
  • 牲帖:记录祭祀用牲畜的帖子。音(shēng tiě)
  • 牺人:古代官名,主管祭祀时所用牲畜的人。音(xī rén)
  • :古代给贵族掌管车马的人。音(zōu)
  • 笏记:古代大臣把事情写在笏板上,作为备忘。音(hù jì)

翻译

仰望宫城,那城楼高大险峻,郊外的行宫,上下两层的通道已经敞开。集市的炊烟在树木间聚拢,火炬的光芒追逐着飞扬的尘土而来。负责祭祀牲畜的人前来报告牲帖的情况,骑马的侍从吆喝着催促前行。夜晚归来在笏板上记录此事,等待黎明时分向皇帝奏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严嵩奉命视察祭祀用牲的情景。诗的首联描绘了宫城的雄伟和郊外行宫道路的开阔,展现出一种庄严的氛围。颔联通过描写集市的炊烟和火炬的光芒,增添了一些生活气息和动态感。颈联描述了祭祀准备工作的情况,体现出了工作的有条不紊。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认真负责的态度,记录下事情并准备向皇帝汇报。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较为深沉,通过对场景的描写和人物的行动,展现了祭祀前的紧张和庄重。

严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移疾归,结交名流,读书钤山十年,以诗文获盛名。还朝,进侍讲。世宗时累官为礼部尚书,以佞悦当上意,撰青词独能称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二十三年,代翟銮为首辅。累加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与子世蕃父子济恶,横行公卿间。构杀夏言、曾铣、张经等,治劾己者杨继盛等至死,引党羽赵文华、鄢懋卿等居要地,专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渐厌其横。四十一年,徐阶所亲御史邹应龙抗疏极论世蕃不法状,嵩因而罢官。后又因御史林润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职为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钤山堂集》。 ► 1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