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淡烟疏抹:淡淡的烟雾轻柔地描绘着。抹,mǒ,绘画、修饰的意思。
- 妙高峰:充满奇妙的山峰。
- 午舂:中午时分舂米的声音。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 诗囊:存放诗稿的袋子。
- 谈柄:谈话的资料或内容。
- 劳生论:关于劳碌人生的言论。
- 虚寂:清静虚无。
- 不露锋:不显露锋芒。
- 参破:领悟、看破。
- 风幡:佛教中的事物,用来寓意对佛法的理解。
翻译
淡淡的烟雾轻轻描绘着奇妙的高峰,成千上万棵树在风中如波涛般摇曳,中午时分传来舂米的声音。李贺的诗囊如同三尺锦缎般珍贵,朗师的谈资就像一枝松树(那样丰富)。 奔波忙碌中懒得去写关于劳碌人生的言论,在清静虚无中真正知晓不应该显露锋芒。当领悟破了风幡的道理时,天色即将昏暗,满楼的烟雨中有几声钟声传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开元寺周围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感悟。首联通过“淡烟疏抹妙高峰,千树风涛落午舂”,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画面,淡烟轻笼山峰,午间舂米声与风摇树涛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颔联中以李贺的诗囊和朗师的谈柄作比,展现出文学艺术和智慧的魅力。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劳碌人生的思考,认为在虚寂中才能领悟到真正的智慧,不应过于显露锋芒,体现了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尾联“参破风幡天欲暝,满楼烟雨数声钟”,在天色渐暗、烟雨迷蒙的背景下,几声钟声传来,增添了几分空灵与静谧之感,也暗示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人生的领悟。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禅意,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
苏葵的其他作品
- 《 题金山寺 》 —— [ 明 ] 苏葵
- 《 奉答伯钟秋官 》 —— [ 明 ] 苏葵
- 《 予从兄铁峰长予二岁服在小功亲如同气己未岁得年五十有二卒于家时予在江西官舍初不知其终也其子兆麟一夕梦之云我有和某人六绝何不写寄佥宪叔看兆麟醒能道之即录遗稿之作并书寄来予读之悲不自已呜呼予在贫宦不拟铁峰之速逝也十年之间未付寸帛以酬情谊窃谓南归有日可以藉旧产具酒食欢笑以终馀年而世路不常其在幽冥之中尚恋恋不忘于予予将何施以塞友爱姑步韵作六绝以寄哀一字一泪铁峰有知亦庶几鉴于斯言也耶 》 —— [ 明 ] 苏葵
- 《 代贺新都杨佥宪封君七十一二首 》 —— [ 明 ] 苏葵
- 《 红梅 》 —— [ 明 ] 苏葵
- 《 蟠桃庆寿图为鲁锦衣赋 》 —— [ 明 ] 苏葵
- 《 寄刘仁仲学士同年 》 —— [ 明 ] 苏葵
- 《 登嘉定儒学后山先天阁阁为黄冠所据自国初至今知州瞿刚乃取而归之儒学遂易今扁 》 —— [ 明 ] 苏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