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疏梧:稀稀疏疏的梧桐树。(梧:wú)
- 玉鉴:月亮的别称。
- 露虫:秋天的虫。
- 寒雁:寒冷季节的大雁。
- 蹉跎:时间白白地过去,光阴虚度。
- 孤怀:孤独的情怀。
- 吟眺:吟诗与眺望。
- 仪狄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这里的“仪狄酒”泛指美酒。
- 长公羹:“长公”指的是西汉的张苍,他曾为丞相,封北平侯,据说他喜欢吃人乳,后以“长公”借指年老的人。“长公羹”这里指羹汤。
翻译
月光照在稀稀疏疏的梧桐树上,像镜子一样明亮,秋露中的虫子和寒冷天气中的大雁各自发出秋天的声音。 我虽然虚度光阴,却仍觉得自己的孤独情怀还很豪迈,吟诗眺望时只可怜自己这副病弱的身体还算清爽。 新酿了百壶美酒,又随即调制了一味羹汤。 眼前的得失都全然忘却了,山鬼在一旁看着,想嘲笑我都笑不出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色以及诗人的心境。诗的前两句通过“影落疏梧”和“露虫寒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秋夜氛围。“蹉跎尚觉孤怀壮,吟眺惟怜病骨清”表达了诗人虽觉时光虚度,但仍有豪迈情怀,同时也感慨自己身体病弱。接下来“新酿百壶仪狄酒,旋调一味长公羹”描述了诗人饮酒作羹的情景,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眼前得失浑忘却,山鬼旁观笑不成”,则表现了诗人对得失的超脱态度,使整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秋夜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