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顺堂
粤南有佳士,隐处勾漏城。
读书务穷理,秉德惟存诚。
殷勤事父兄,姻睦著家庭。
从事登藩垣,落落多贤声。
拜官寓京师,雨露沾恩荣。
寅恭修职业,黾勉事公卿。
夙夜罔敢怠,朝野咸知名。
孝敬实能践,忠顺名乃成。
高堂揭华扁,题咏罗群英。
勖哉慎终始,永矣扬芳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粤南:指岭南地区,在今广东广西一带。(粤,yuè)
- 佳士:指优秀的人。
- 勾漏城:古代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尚有争议。
- 穷理:深入探究事物的道理。
- 秉德:保持美德。
- 存诚:存心诚实。
- 殷勤:热情周到。
- 姻睦:指姻亲之间和睦相处。
- 藩垣:藩篱和垣墙。这里借指地方的行政长官。
- 落落:形容人的举止潇洒大方,这里表示不凡。
- 寅恭:恭敬。
- 黾勉(mǐn miǎn):努力,勉力。
- 勖(xù):勉励。
翻译
在岭南地区有一位优秀的人,隐居在勾漏城。他读书致力于深入探究道理,秉持品德只在于存心诚实。他热情周到地侍奉父兄,让家庭中的姻亲关系和睦融洽。他出来做事后成为地方长官,不凡的他有许多好名声。他被授予官职来到京城,蒙受皇恩荣耀,像雨露滋润一般。他恭敬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地侍奉公卿大臣。从早到晚不敢懈怠,在朝廷和民间都很出名。他切实地践行孝敬之道,忠顺的名声才得以成就。在高大的堂屋上悬挂着华丽的匾额,众多英才为其题诗咏赞。希望他能慎重地对待事情的开始和结束,永远发扬美好的品德和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的赞美。诗中先描述了此人在粤南的隐居生活,强调了他读书穷理、秉德存诚的品质,以及对父兄的殷勤侍奉和对家庭的和睦维护。接着讲述他出仕为官后的表现,在京城担任官职时,恭敬勤勉,因而在朝野都享有盛名。他践行孝敬之道,成就了忠顺之名。最后,诗中提到在高堂之上悬挂华扁,众多群英题咏,进一步彰显了他的荣誉。整首诗语言简洁,层次分明,通过对这位人物的品德和行为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品德的倡导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