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保釐(bǎo lí):治理百姓,保护安宁。
- 东土:东方的地区,这里指刘梅国要去治理的地方。
- 制置:规划处置。
- 江淮:指长江和淮河一带地区。
- 棠阴:传说召伯巡行南国,在棠树下听讼断案,后人纪念他,以“棠阴”指有德政的地方官吏。
- 天龙敕(chì):皇帝的诏令。
- 吴岫(xiù):吴地的山。
- 藻翰:华丽的文辞。
- 沛台:刘邦曾在沛县歌风台宴饮父老,此处用以指代地方。
翻译
朝廷下达了让您去东方地区治理百姓、保护安宁的新恩旨,紧接着又催促您去规划处置江淮地区的事务。您所到之处,定会像召伯一样留下处处有德政的美名,您也能两次获得皇帝的诏令。您在楼船上听着雨声,欣赏着吴地的山峦,在沛台上吟诵着秋日的诗篇,文辞华丽。报效国家总归需要像刘晏那样的策略,遇到好时机也不羡慕贾谊那样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是严嵩写给刘梅国的赠诗,诗中对刘梅国身负重任、治理地方的能力和责任进行了赞扬。首联写朝廷对刘梅国的任命,强调了其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颔联以“棠阴”和“天龙敕”来赞美刘梅国的德政和受到的皇恩。颈联通过描绘刘梅国在楼船听雨、吟秋作赋的情景,展现出他的文雅和闲适。尾联则表达了对刘梅国的期望,希望他能以刘晏的策略报效国家,同时也暗示了他具备把握时机的能力,不必羡慕贾谊的才华。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较为宏大,既表达了对刘梅国的赞美和祝福,也反映了当时对官员的期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