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即事

· 苏葵
旂常无寸业,白首愧江湖。 不当奇男子,能甘贱丈夫。 道穷人觉惫,时在我忘痡。 霜月篷窗冷,篝灯看禹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旂(qí)常:旗帜。借指王侯的仪仗。
  • 白首:白发,指年老。
  • 江湖:泛指四方各地。
  • 痡(pū):疲劳致病。
  • 篝(gōu)灯:谓置灯于笼中。
  • 禹谟(mó):大禹治国的方略。

翻译

我在王侯的仪仗方面没有一点功业,到了老年对着四方各地感到惭愧。不能成为一个奇特的男子汉,岂能甘愿做一个卑微的人。道路艰难让人觉得疲惫,时间流逝使我忘记了疲劳致病。寒冷的霜月照在船篷的窗户上,我在笼中灯光下阅读大禹治国的方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诗人感慨自己在事业上没有取得成就,到老了面对广阔的世界感到羞愧。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安于平凡,要有远大抱负的决心。然而,追求理想的道路充满艰辛,使人疲惫,但诗人并没有放弃,甚至忘记了身体的疲劳。最后,在寒冷的霜月之夜,诗人在船篷中借着灯光阅读大禹治国的方略,表现出他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整首诗意境清冷,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坚持。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