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夔州八阵台

· 苏葵
经纬纵横八阵奇,也缘忠义鬼神知。 三分事往台空在,千古江流石不移。 每夜天欃犹避舍,当年汉贼欲何为。 大星若更迟迟陨,衔璧谁云不在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夔州(kuí zhōu):古代地名,在今重庆奉节。
  • 八阵台:相传为诸葛亮所布八阵图的遗址。
  • 经纬纵横:形容八阵图布局的复杂和巧妙。
  • 天欃(chán):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彗星出现是灾祸的象征,此处借指邪恶势力。

翻译

八阵图布局巧妙纵横交错令人称奇,也是因为忠义之举连鬼神都知晓。三国三分天下的事已成为过往,八阵台空留此地,千年来长江水流不息,石头依然坚定不移。每晚邪恶势力都好像要避让此地,想当年的汉贼到底想要干什么。倘若大星(可能指诸葛亮)能更长久地闪耀而不是早早陨落,那最后投降称臣的又怎会是曹丕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夔州的八阵台,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忠义的赞颂。首联强调八阵图的奇妙以及忠义精神的感天动地。颔联将历史的变迁与不变的自然景象相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颈联通过“天欃犹避舍”暗示邪恶势力对正义的畏惧,同时对“汉贼”的行为表示质疑。尾联则设想如果诸葛亮能长久存在,历史或许会有所不同,表现了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简练,将历史与现实、忠义与邪恶的对比融入其中,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