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潭

· 苏葵
千尺寒潭深未深,一泓清惬静来心。 光浮元气天常蘸,脉接潜流地不沈。 半夜月明猿渴饮,万山秋老鹤飞临。 浴沂童冠今谁在,来和先生击节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丈潭:潭水名。
  • (hóng):水深而广。
  • 清惬:清爽惬意。
  • 元气: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 (zhàn):浸湿。
  • :同“沉”。
  • 浴沂:典出《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示在沂水中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后常用来指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童冠:指青少年。
  • 击节:打拍子,表示赞赏。

翻译

千尺深的寒潭,到底是不是真的很深呢?一潭清澈的水,让人心境变得平静而惬意。水面的波光像是浮在天地间的混沌之气上,常常被天空所浸润;地下的潜流与之相接,使得这片土地不会下沉。半夜时分,明月照耀,猿猴口渴来饮水;万山中的秋天已深,仙鹤飞来栖息。当年在沂水中洗澡的青少年如今在哪里呢?谁来和我一起,打着节拍吟诗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百丈潭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感受。首联通过对百丈潭深度的疑问和潭水带来的心境描写,引发读者的兴趣。颔联描写潭水的波光与天地元气的交融,以及与地下潜流的联系,展现出一种神秘而宏大的景象。颈联通过半夜月明猿饮和万山秋老鹤临的描写,增添了自然的生机和幽静之感。尾联则借用“浴沂”的典故,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期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凝练,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美感享受。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