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 苏葵
湖波馀万顷,吞吐岳阳楼。 星汉应低接,天池或未优。 远疑无岸起,近觉有山浮。 图画天然妙,凭空一目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ú):剩下来的,多出来的。
  • 星汉:指银河。
  • 天池:这里指其他的湖泽。
  • :这里指及得上,比得上。

翻译

湖水波涛拥有着数万顷的面积,岳阳楼在这波涛之中吞吐着。 银河好像低垂下来与之相接,其他的湖泽或许都比不上这个湖。 从远处看,湖水好像没有岸边,不断涌起;从近处看,感觉有山漂浮在水面上。 这里的景色如天然形成的美妙图画,只需一眼就能将这美景全部收于眼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岳阳楼前湖水的壮阔景象。首联通过“湖波馀万顷”展现出湖水的广阔,“吞吐岳阳楼”则形象地表现出岳阳楼与湖水相互映衬的关系。颔联将湖水与银河相连,突显其浩渺,又通过与其他湖泽的对比,强调此处景色之独特。颈联从远观和近看两个角度,描写湖水的无边无际和湖中“山浮”的奇特景象。尾联则总结全诗,赞美眼前景色如天然妙图,一眼便可尽收眼底。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宏大,富有想象力,让人充分感受到岳阳楼湖波的雄伟与美妙。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