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道中三首

· 苏葵
少年曾作子长游,今日湖山不上眸。 谁向个中嫌矮屋,几人天地未抬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长:司马迁的字。(司读音:sī;迁读音:qiān)

翻译

年少时我曾像司马迁那样游历四方,如今眼前的湖光山色却不能吸引我的目光。是谁在这其中嫌弃低矮的房屋,又有多少人还未能仰望到广阔的天地呢?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表达了诗人过往的经历以及当下的心境。诗人曾有过丰富的游历,但现在却对眼前的美景失去了兴趣,或许是因为心中有更深刻的思考或追求。后两句则通过“矮屋”和“天地”的对比,引发对人们视野和境界的思考。有些人可能会拘泥于眼前的狭小事物,而忽略了更广阔的天地。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观察与感悟。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