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成陆公枉驾钤山草堂予远寓金陵无缘攀迂感别增情作此寄谢次原韵
鳌禁儒山薇省使,近传旌节过林丘。
青苔地僻无人扫,翠竹天寒可自留。
想复移丹空对雪,谁能载酒共登楼。
为吟佳句增惆怅,目极孤云楚水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鳌禁(áo jìn):亦作“鰲禁”。翰林院的别称。
- 薇省:指紫薇省,官署名,即中书省,因唐代中书省曾改为紫薇省而得名。
-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后借以泛指信符,也指古代使者持节的行为,这里指陆公的到来。
- 林丘:山林。
- 楚水:泛指古楚地的河流。
翻译
翰林院和中书省的官员陆公,近来传闻您带着旌节经过我这偏僻的山林草堂。这儿青苔满地,地处偏僻无人打扫,翠竹在天寒中依然可以自我留存。想着再次把仙丹移走,只能空对着雪感叹,又有谁能带着酒和我一起登上高楼呢?为了吟诵出好的诗句而增添了许多惆怅,目光望向远方孤云下的楚地河流尽头。
赏析
这首诗是严嵩在远寓金陵时,对大司成陆公枉驾钤山草堂而自己无缘相见的感慨之作。诗的首联点明陆公的身份以及他的到来,表现出对陆公的尊重。颔联通过描绘草堂的清幽环境,“青苔地僻无人扫,翠竹天寒可自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冷的氛围。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不能与陆公相见的遗憾,以及内心的孤独之感。尾联“为吟佳句增惆怅,目极孤云楚水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惆怅情绪,同时以孤云楚水的景象烘托出这种情感,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总体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