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翟吉野善应篇

· 苏升
物数俱有尽,大造总好生。 同托天地间,苦乐自关情。 枯骸枕原野,触目胡不惊。 杳杳逐游魂,微微动转燐。 愁云翳白日,暮雨哭荒蓁。 幸得遇贤良,感念无不真。 一发慈悲心,封土尽成坟。 揶揄已称异,盎缶如有神。 古□无主骨,灵台称积仁。 能雪孝妇冤,沛泽飞苍旻。 精诚通金石,至信感羽鳞。 君看隋侯珠,绝代得灵珍。 载读魏子书,治命立奇勋。 不与报应期,冥报自嶙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造:指天地,大自然。
  • (zhēn):丛生的草木。
  • 杳杳(yǎo yǎo):昏暗貌。
  • (yì):遮蔽。
  • 盎缶(àng fǒu):一种瓦器,腹大口小。此处或指代善举如容器一般能够容纳、积累仁德。
  • (mín):天空。

翻译

万物的数量都有尽头,天地大自然总是爱护生命的。 大家都生活在天地之间,痛苦和快乐都与自身的情感紧密相关。 荒野上的枯骨堆积,看到这样的景象怎能不让人吃惊。 昏暗之中追逐着游魂,微弱的磷火在微微闪动。 愁云遮蔽了白日,傍晚的雨在荒芜的草丛中哭泣。 幸运的是遇到了贤良之人,他的感念都是真挚的。 他发起慈悲之心,将那些枯骨用土埋葬,都建成了坟墓。 这样的善举已经让人感到惊异,他的行为如有神助。 古时那些无人收殓的尸骨,他的心灵平台上积累了仁德。 他能够为孝妇洗清冤屈,他的恩泽如同雨水洒向天空。 他的精诚能连通金石,他的至诚信念能感动飞禽走兽。 您看那隋侯珠,是世所罕见的珍宝。 阅读魏子的书,按照他的方法治理生命可以建立奇特的功勋。 不要期待报应的期限,冥冥之中的报答自然会到来。

赏析

这首诗以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善举的赞美为主题。诗的开头表达了天地好生之德,随后描述了荒野中枯骨的悲惨景象,引发人们的悲悯之情。接着,诗中赞扬了翟吉野的贤良和慈悲,他为枯骨封土成坟的善举令人钦佩,这种善举不仅能雪孝妇冤,其恩泽还能广布。诗中还强调了精诚和至信的力量,认为它们能够感动万物。最后,诗人通过提及隋侯珠和魏子书,进一步强调了善有善报的道理,即使不刻意追求报应,回报也会自然到来。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沉,通过对善恶和因果的探讨,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苏升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 1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