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五首

· 苏仲
上士思修身,下士思修名。 身名俱不管,何事诵遗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士:指道德高尚的人。
  • 下士:指才德较差的人。
  • 修名:追求名誉。(“修”读作“xiū”)

翻译

道德高尚的人想着修养自身品德,才德较差的人想着追求名誉。如果对自身品德和名誉都不去理会,那为何还要诵读遗留下来的经典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上士和下士的不同追求,引发了对人们行为和价值观的思考。诗中提到上士注重修身,下士注重修名,然后提出如果一个人对身名都不管不顾,那么读经的意义又何在呢?这首诗简洁明了,语言质朴,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引导人们思考自身的修养和行为的价值。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