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御杨明夫归宜春因忆郡中园庐赋赠此句

· 严嵩
宜春台望倍春辉,羡尔春还愿不违。 奉使独乘桓典马,过乡先著老莱衣。 莺啼别峤藏修竹,路隐重江出翠微。 问讯草堂松菊在,待予端乞圣恩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侍御:古代官名,侍御史的简称。
  • 宜春:地名,今江西省宜春市。
  • 春辉:春天的阳光,泛指春天的景色。
  • 愿不违:愿望没有违背。
  • 奉使:奉命出使。
  • 桓典马:(桓典(huán diǎn),人名,据《后汉书》记载,他乘马,京城人畏之,官吏也不敢胡作非为)这里借指骏马。
  • 老莱衣:相传春秋时楚国隐士老莱子,七十岁时还身穿五彩衣,模仿儿童嬉戏,以娱双亲。后作为孝养父母的典故。
  • (qiáo),尖而高的山):山尖而高。
  • 藏修竹:竹林隐藏在山中。
  • 重江:众多江河。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翻译

在宜春台上远望,春色倍加明媚,羡慕你能在春天返回,愿望得以实现。你奉命出使独自骑着骏马,回乡之时先穿上了象征孝道的五彩衣。黄莺在高峻的山岭中啼叫,茂密的竹林隐藏其中;道路隐没在众多江河之中,在青翠的山峦中显现出来。询问草堂的情况,松菊依然还在,等待着我能诚恳地乞求圣上的恩准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严嵩写给杨明夫的赠诗。诗的首联通过描写宜春台的春景,表达了对杨明夫能在春天回归的羡慕。颔联中“奉使独乘桓典马”写杨明夫奉命出使的情景,“过乡先著老莱衣”则体现了他的孝道。颈联描绘了途中的景色,莺啼、修竹、重江、翠微,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尾联表达了作者对草堂松菊的关切以及自己渴望归乡的心情。整首诗情景交融,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作者自己的情感。

严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移疾归,结交名流,读书钤山十年,以诗文获盛名。还朝,进侍讲。世宗时累官为礼部尚书,以佞悦当上意,撰青词独能称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二十三年,代翟銮为首辅。累加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与子世蕃父子济恶,横行公卿间。构杀夏言、曾铣、张经等,治劾己者杨继盛等至死,引党羽赵文华、鄢懋卿等居要地,专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渐厌其横。四十一年,徐阶所亲御史邹应龙抗疏极论世蕃不法状,嵩因而罢官。后又因御史林润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职为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钤山堂集》。 ► 1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