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奠璧:陈设玉璧,用于祭祀。(奠,diàn,安置、放置;璧,bì,古代一种玉器)
- 南郊: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
- 祀九成:进行多次祭祀仪式。(成,chéng,表示次数)
- 肇陈:开始陈列。(肇,zhào,开始)
- 琼册:玉册,用于记录重要事情的典册。
- 鸿名:大名。
- 万方:各地,天下。
- 濊泽:深厚的恩泽。(濊,huì,水多的样子,形容恩泽深厚)
- 皇诏:皇帝的诏令。
- 五夜精禋:整夜进行的精诚祭祀。(禋,yīn,古代祭天的礼仪)
- 圣情:圣上的情感。
- 淑气:温和之气。
- 葭管:古代测量节气的器具,用苇子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葭,jiā,初生的芦苇)
- 日华:太阳的光辉。
- 衮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绘有龙纹的礼服。(衮,gǔn)
- 鹄立:像鹄一样站立,形容恭敬地站立。
翻译
在南郊陈设玉璧进行多次祭祀,开始陈列玉册来推荐大名。各地都颁布着皇帝深厚的恩泽诏令,整夜的精诚祭祀竭尽圣上的情义。温和的气息正随着葭管的变化而涌动,太阳的光辉首先照亮了天子的礼服。在殿头恭敬站立的知道是首辅,亲自辅佐唐尧般的君主来实现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严的郊坛祭祀仪式以及对太平盛世的期望。诗中通过“奠璧南郊”“肇陈琼册”“万方濊泽”“五夜精禋”等描写,展现了祭祀的隆重和神圣。“淑气正随葭管动,日华先上衮衣明”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祥和的氛围以及天子的威严。最后提到首辅辅佐君主致太平,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庄重,体现了作者对皇家祭祀和国家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