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少傅桂翁郊坛喜晴奉天殿捧诏

· 严嵩
奠璧南郊祀九成,肇陈琼册荐鸿名。 万方濊泽颁皇诏,五夜精禋竭圣情。 淑气正随葭管动,日华先上衮衣明。 殿头鹄立知元辅,亲佐唐尧致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奠璧:陈设玉璧,用于祭祀。(奠,diàn,安置、放置;璧,bì,古代一种玉器)
  • 南郊: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
  • 祀九成:进行多次祭祀仪式。(成,chéng,表示次数)
  • 肇陈:开始陈列。(肇,zhào,开始)
  • 琼册:玉册,用于记录重要事情的典册。
  • 鸿名:大名。
  • 万方:各地,天下。
  • 濊泽:深厚的恩泽。(濊,huì,水多的样子,形容恩泽深厚)
  • 皇诏:皇帝的诏令。
  • 五夜精禋:整夜进行的精诚祭祀。(禋,yīn,古代祭天的礼仪)
  • 圣情:圣上的情感。
  • 淑气:温和之气。
  • 葭管:古代测量节气的器具,用苇子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葭,jiā,初生的芦苇)
  • 日华:太阳的光辉。
  • 衮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绘有龙纹的礼服。(衮,gǔn)
  • 鹄立:像鹄一样站立,形容恭敬地站立。

翻译

在南郊陈设玉璧进行多次祭祀,开始陈列玉册来推荐大名。各地都颁布着皇帝深厚的恩泽诏令,整夜的精诚祭祀竭尽圣上的情义。温和的气息正随着葭管的变化而涌动,太阳的光辉首先照亮了天子的礼服。在殿头恭敬站立的知道是首辅,亲自辅佐唐尧般的君主来实现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严的郊坛祭祀仪式以及对太平盛世的期望。诗中通过“奠璧南郊”“肇陈琼册”“万方濊泽”“五夜精禋”等描写,展现了祭祀的隆重和神圣。“淑气正随葭管动,日华先上衮衣明”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祥和的氛围以及天子的威严。最后提到首辅辅佐君主致太平,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庄重,体现了作者对皇家祭祀和国家命运的关注。

严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移疾归,结交名流,读书钤山十年,以诗文获盛名。还朝,进侍讲。世宗时累官为礼部尚书,以佞悦当上意,撰青词独能称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二十三年,代翟銮为首辅。累加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与子世蕃父子济恶,横行公卿间。构杀夏言、曾铣、张经等,治劾己者杨继盛等至死,引党羽赵文华、鄢懋卿等居要地,专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渐厌其横。四十一年,徐阶所亲御史邹应龙抗疏极论世蕃不法状,嵩因而罢官。后又因御史林润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职为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钤山堂集》。 ► 1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