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敕充知大礼上册使连日召对玄极殿精一堂文华西室恭纪

· 严嵩
亲劳御笔题宗伯,幸际昌期侍圣人。 朝发玉书传近弼,夜燔苍璧助精禋。 圜丘扈跸天行肃,温室承颜昼接亲。 无涯莫报乾坤赐,匪懈真忘夙夜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ì):皇帝的诏令。
  • 宗伯:古代官职名,掌管礼仪祭祀等事务。
  • :适逢,遇到。
  • 昌期:昌盛的时期。
  • 玉书:帝王的诏书。
  • 近弼:接近帝王的辅臣。
  • (fán):焚烧。
  • 苍璧:古代用于祭祀的一种玉器。
  • 精禋(yīn):精诚祭祀。
  • 圜丘: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
  • 扈跸(hù bì):随侍皇帝出行。

翻译

皇帝亲自提笔任命我为宗伯,我有幸在昌盛的时期侍奉圣人。 早晨发出帝王的诏书传给近臣,夜晚焚烧苍璧来协助精诚祭祀。 在圜丘随侍皇帝出行,天道肃穆;在温室中接受皇帝的接见,白天相处亲切。 无尽头啊,无法报答天地的恩赐,不敢懈怠,真正忘记了自己的日夜操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严嵩作为知大礼上册使,受到皇帝重用并参与各种重要活动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感恩之情以及对职责的认真态度。首联写皇帝对他的任命,体现了他的荣幸。颔联描述了传达诏书和进行祭祀的活动。颈联叙述了随侍皇帝出行和接受接见的场景。尾联则表达了对天地恩赐的感激和不敢懈怠的决心。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肃穆,展现了当时宫廷礼仪的庄严和严嵩对皇恩的感激。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臣子对皇帝的忠诚和敬畏。

严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移疾归,结交名流,读书钤山十年,以诗文获盛名。还朝,进侍讲。世宗时累官为礼部尚书,以佞悦当上意,撰青词独能称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二十三年,代翟銮为首辅。累加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与子世蕃父子济恶,横行公卿间。构杀夏言、曾铣、张经等,治劾己者杨继盛等至死,引党羽赵文华、鄢懋卿等居要地,专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渐厌其横。四十一年,徐阶所亲御史邹应龙抗疏极论世蕃不法状,嵩因而罢官。后又因御史林润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职为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钤山堂集》。 ► 1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