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杨学士介夫先生

· 苏葵
五见飞花卸杏枝,星轺州郡漫驱驰。 未宏大道酬清世,敢把虚声托故知。 玉笋班前那复梦,铁桥坡外欲寻诗。 如今纵有孙阳在,争奈庸驽借旧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星轺(yáo):古代称皇帝的使者为星使,因称使者所乘的车为星轺。 :弘扬,扩大。 清世:清平盛世。 虚声:虚假的名声。 故知:老朋友。 玉笋班:指英才济济的朝班。 争奈:怎奈,无奈。 庸驽(nú):平庸无能。

翻译

五次见到杏花枝上的花朵飘落,使者乘坐的车子在州郡间不停地奔走。还没有能弘扬大道来报答这清平盛世,怎敢把虚假的名声依托给老朋友。在英才济济的朝班中那过去的梦想不再有了,在铁桥坡外想要寻觅写诗的灵感。如今纵然有伯乐孙阳在这里,无奈我这平庸无能之人还是和过去一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感慨和无奈。诗的开头通过“五见飞花卸杏枝”点明时间的流逝,“星轺州郡漫驱驰”则写出了自己作为使者的忙碌状态。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能为清平盛世做出更大贡献的遗憾,以及对依靠虚名对待故友的愧疚。“玉笋班前那复梦”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入朝为官的梦想已经不再抱有期望,而“铁桥坡外欲寻诗”则展现了诗人试图在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以排解心中的苦闷。最后两句,诗人以伯乐孙阳自比,表达了即使有赏识自己的人,自己却依然平庸无能,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沉,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