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曹御史岁寒图
早年走马巴山曲,浅绿深红看不足。
飙风夜作朝蔽江,逸兴常随酒杯覆。
南来误入曹公府,白日青天开肺腑。
手携十七年前图,挂在高堂令我谱。
酒酣耳热乌纱偏,茫茫四壁生寒烟。
山童泽涸天地槁,嗟此三杰何孤骞。
郁然苍者老臣器,方履圆冠帝庭议。
小人见之皆敛容,君子见之皆吐气。
粹然清者大儒质,玉色金声士林式。
存乎其中为静虚,见乎其外为切直。
皎然洁者真仙妆,玄裳缟衣琼佩光。
魄常精明而不乱,魂常安静而不扬。
海眼须臾涌晴月,照见风神愈奇绝。
崖前冰柱颠倒垂,势不能凌还自折。
我观大化如海涛,汐者自汐潮自潮。
苟非三极两间立,元会运世今已销。
歌声如钟歌转烈,公去襄阳我南粤。
穷岛宁无突兀枝,点缀何妨四三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飙风:指狂风。
- 肺腑:比喻内心深处。
- 谱:这里指记录、描绘。
- 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代指官员。
- 山童泽涸:山中的泉水干涸,比喻环境恶劣。
- 孤骞:孤独地飞翔,比喻孤高不群。
- 方履圆冠:方形的鞋和圆形的帽子,指古代官员的服饰。
- 帝庭议:在皇帝面前讨论国家大事。
- 粹然:纯粹的样子。
- 大儒质:大儒的品质。
- 静虚:宁静而虚无。
- 切直:直接而坦率。
- 玄裳缟衣:黑色的下衣和白色的上衣,指古代的服饰。
- 琼佩:美玉制成的佩饰。
- 魄:指人的精神或灵魂。
- 魂:指人的心灵或精神。
- 海眼:指海中的泉眼,比喻深不可测。
- 晴月:晴朗的月光。
- 崖前冰柱:悬崖前的冰柱。
- 大化:指宇宙自然的变化。
- 汐者自汐潮自潮:比喻万物各有其规律。
- 三极:指天地人三才。
- 两间:指天地之间。
- 元会运世:指宇宙的生成和毁灭。
- 歌声如钟:歌声响亮如钟声。
- 襄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市。
- 南粤:指南方的广东地区。
- 穷岛:偏远的岛屿。
- 突兀枝:突出的枝条,比喻杰出的人才。
翻译
早年我在巴山曲折地骑马,浅绿深红的景色看不够。狂风夜晚作乱,早晨遮蔽江面,我的豪情常随着酒杯倾覆。南来误入曹公府,白日青天敞开心扉。手携十七年前的图画,挂在高堂让我描绘。酒酣耳热,乌纱帽歪,四周茫茫生出寒烟。山中泉水干涸,天地枯槁,感叹这三位英杰何等孤高。郁郁苍苍的是老臣的气度,方履圆冠在帝庭议事。小人见了都收敛容颜,君子见了都吐气扬眉。纯粹清高的是大儒的品质,玉色金声是士林的楷模。内心静虚,外表切直。皎洁的是真仙的装扮,玄裳缟衣,琼佩闪光。精神常保清明不乱,心灵常保安静不扬。海眼中须臾涌出晴朗的月光,照见风神更加奇绝。崖前的冰柱颠倒垂挂,势不能凌驾,终将自折。我观察宇宙自然的变化如海涛,汐潮自有其规律。若非天地人三才立于两间,宇宙的生成和毁灭早已消逝。歌声如钟,歌声转烈,公去襄阳,我往南粤。偏远的岛屿难道没有突出的枝条,点缀何妨加上这三位英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早年游历巴山的经历,以及后来误入曹公府的遭遇。诗中通过对比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官场的复杂,表达了对清高品格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飙风夜作朝蔽江”、“山童泽涸天地槁”等,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官场的险恶。同时,通过对“三杰”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杰出人才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