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石行

北固山前两拳石,野花茫茫土花碧。 大如昂犬三尺强,小似伏羔才一尺。 云当汉末风尘红,老瞒势欲吞江东。 桓桓帝胄孙讨虏,并坐此石论雌雄。 想像时危屏人语,惨澹风云眇蛇鼠。 赤壁成功指顾中,石上谁宾复谁主。 乌林一捷荆州分,同奖王室收奇勋。 小儿奸贪败盟好,舞智蹶我髯将军。 汉鼎分明沦异姓,质子封侯甘伪命。 可惜棱棱不解言,恨入江声寄馀兴。 今逢一统天下王,铁瓮城中开阅场。 将军中峙列万垒,此君却在城东方。 我来适过城下路,停车摩挲日将暮。 欲从故老借图经,为尔临风写长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很石:指北固山前的两块石头。
  • 土花:指石头上的苔藓。
  • 老瞒:指曹操。
  • 孙讨虏:指孙权,因其曾被封为讨虏将军。
  • 屏人语:避开他人密谈。
  • 惨澹:阴暗、凄凉。
  • 眇蛇鼠:形容时局混乱,小人得志。
  • 乌林:地名,赤壁之战后,孙权在此击败曹操。
  • 髯将军:指关羽,因其有长须。
  • 质子:指刘备的儿子刘禅,曾被孙权扣为人质。
  • 棱棱:形容石头的棱角分明。
  • 铁瓮城:指镇江城,因其坚固如铁瓮。
  • 图经:古代的地理书籍。

翻译

北固山前有两块石头,野花茫茫,石头上长满了碧绿的苔藓。大的石头像昂首的犬,有三尺多高,小的石头像伏在地上的小羊,才一尺长。在汉末,风云变幻,曹操想要吞并江东。孙权,这位勇敢的皇族后裔,与曹操并坐在这块石头上,讨论着胜负。想象当时,他们避开他人密谈,时局混乱,小人得志,阴暗凄凉。赤壁之战成功,就在指顾之间,石头上,谁是宾客,谁是主人?乌林一战后,荆州被分割,共同支持王室,收复奇勋。但小儿奸诈贪婪,破坏了盟约,耍弄智谋,使关羽将军受挫。汉朝的鼎盛已经沦为异姓,刘备的儿子刘禅被封为侯,甘愿接受伪命。可惜这块棱角分明的石头不解言语,只能将恨意寄托在江声之中。现在遇到天下一统的王者,铁瓮城中开设阅兵场。将军们排列成千上万的堡垒,而这块石头却在城的东方。我恰好路过城下,停车摩挲,直到日暮。想从故老那里借来地理书籍,为这块石头写下长赋,寄托我的情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北固山前两块石头的描写,引出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诗中,“很石”不仅是地理景观,更是历史的见证,承载了曹操与孙权的较量,以及赤壁之战等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对石头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回顾,诗人抒发了对英雄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怀和艺术匠心。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