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天弘侍御画菜

桔槔昼开春雨足,采采新苗出畦绿。 就中一握晚菘香,何许长安夸食肉。 柏台清节世见希,花鸟不爱丹青挥。 向来断齑本同调,下箸亦喜霜根肥。 此味分明吾所羡,此色宁堪上人面。 船窗抚景一题诗,忧乐终归济时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桔槔(jié gāo):古代的一种打水工具,形似杠杆。
  • 采采:形容采摘的动作频繁。
  • (qí):田地里划分的小区。
  • 晚菘(sōng):晚秋的白菜。
  • 柏台:指御史台,古代监察机构。
  • 丹青:绘画。
  • 断齑(jī):断绝肉食,指素食。
  • 霜根:指蔬菜根部因霜冻而更加鲜嫩。
  • 上人:指高官显贵。
  • 船窗:船上的窗户。
  • 忧乐:忧愁和快乐。
  • 济时彦:指有才能的人,能够济世救时。

翻译

桔槔在白天打开,春雨充足,采摘的新苗从田畦中绿油油地长出。其中一把晚秋的白菜香气扑鼻,哪里还需要在长安夸耀吃肉呢。柏台的清廉节操在世间罕见,不爱花鸟画,却爱挥毫泼墨。向来与断绝肉食的人同调,下筷也喜欢霜冻后的蔬菜根部更加肥美。这种味道分明是我所羡慕的,这种颜色怎能只出现在高官显贵的面前。在船窗前抚景题诗,忧愁和快乐终究归于那些能够济世救时的人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春雨后的田野景象和采摘新苗的情景,表达了对清廉节操和素食生活的向往。诗中“晚菘香”与“长安夸食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推崇。同时,通过对“柏台清节”和“断齑同调”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清廉生活的敬仰。最后,诗人以“船窗抚景一题诗”作结,抒发了对济世救时人才的期待,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