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轩为富溪宗人道宣赋

白圭重三复,金人亦三缄。 如何啬夫辈,利口矜詀諵。 多君素淳朴,玉立青巉巉。 以讷署斋扁,岂为忧讥谗。 非法炳明训,琅琅若英咸。 慎哉一言出,谨尔六辔衔。 进德匪自此,云胡分圣凡。 轩居北山下,天籁多风杉。 安得寡尤者,为子铭高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讷轩:指说话迟钝、不善言辞的居所。
  • 白圭:古代美玉,比喻纯洁无瑕。
  • 三复:反复思考。
  • 金人:指金属铸造的人像,比喻沉默寡言。
  • 三缄:比喻言语谨慎,不轻易开口。
  • 啬夫:古代官名,此处指多言之人。
  • 利口:能言善辩。
  • 矜詀諵:夸耀自己的口才。
  • 玉立:形容人品行端正,如玉一般洁白无瑕。
  • 青巉巉:形容山峰高耸,此处比喻人的品格高尚。
  • 署斋扁:在书房门上题字。
  • 忧讥谗:担心被讥笑和诽谤。
  • 明训:明确的教诲。
  • 英咸:指美好的声音。
  • 六辔:古代马车上的六根缰绳,比喻控制言语的能力。
  • 进德:增进道德修养。
  • 云胡:为何。
  • 轩居:高大的居所。
  •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 风杉:风吹过杉树的声音。
  • 寡尤:少有过失。
  • 铭高岩:在高山上刻字纪念。

翻译

白圭需要反复琢磨,金人也应言语谨慎。 为何那些多言之人,夸耀自己的口才。 赞赏你本性淳朴,品行如玉般洁白无瑕。 以“讷”字命名书房,难道是为了避免讥笑和诽谤? 不是为了炫耀明训,而是为了发出美好的声音。 谨慎地控制言语,就像驾驭马车的缰绳。 从这里增进道德修养,为何要区分圣人与凡人。 高大的居所在北山下,自然界的声音多是风吹杉树。 希望能有少有过失的人,为你在这高山上刻字纪念。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白圭与金人的谨慎,以及啬夫的夸夸其谈,强调了言语谨慎的重要性。诗人赞赏讷轩主人淳朴的品格,并以此为榜样,倡导内敛、慎言的生活方式。诗中“讷”字的运用,既是对讷轩主人的赞美,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提醒:在言语上应如驾驭马车般谨慎,以免失言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和对淳朴生活的向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