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节妇朱氏

半壁寒灯照苦辛,白头甘作未亡人。 几家文献存孤子,一脉纲常系此身。 雪后松筠真耐晚,风前桃李漫争春。 登堂细阅丹青卷,击节还思板荡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半壁寒灯:指残破的家中只有一盏昏暗的灯。
  • 白头:指年老。
  • 未亡人:寡妇的自称。
  • 文献:这里指家族的文化传承。
  • 孤子:失去父亲的孩子。
  • 纲常:指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
  • 雪后松筠:比喻在困难中依然坚强不屈的人。
  • 真耐晚:真正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 风前桃李:比喻那些只追求短暂荣华的人。
  • 漫争春:无谓地争夺春天的美好。
  • 丹青卷:指绘画作品。
  • 击节:用手或器物敲打节奏,表示赞赏或激动。
  • 板荡臣:指在动荡时期坚守节操的臣子。

翻译

在残破的家中,一盏昏暗的灯照亮了艰辛的生活,白发苍苍的她甘愿作为寡妇继续生活。 多少家族的文化传承依靠着孤儿得以保存,一脉相承的伦理道德规范就寄托在她这个人的身上。 就像雪后的松树和竹子,真正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那些只追求短暂荣华的人,在风中无谓地争夺春天的美好。 登上堂屋,仔细观赏那些绘画作品,用手或器物敲打节奏,表示对那些在动荡时期坚守节操的臣子的赞赏和思念。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位坚守节操的寡妇形象,展现了她对家族文化传承和伦理道德的坚守。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寡妇比作雪后的松筠,而将那些追求短暂荣华的人比作风前的桃李,突出了寡妇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最后,通过观赏绘画作品和敲打节奏的描写,表达了对那些在动荡时期坚守节操的臣子的赞赏和思念,进一步强化了主题。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