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飏 (yáng):飘扬,飞扬。
- 宣房:指古代的宣室,即皇帝的居所。
- 遗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痕迹或遗物。
- 草连空:草木茂盛,连绵不绝,仿佛与天空相连。
- 河渠记:关于河流和渠道的记载或文献。
- 惬 (qiè):满意,惬意。
- 停骖 (cān):停马,指停下马车。
- 野语:乡野间的谈话,指非正式的、随意的交谈。
翻译
柳树外,青色的酒旗在晚风中飘扬,宣房的遗迹上草木茂盛,与天空相连。谁能想到,半卷关于河渠的记载,竟能在这停马的乡野闲谈中找到满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房村夜宿时,偶然在乡野间的闲谈中发现了关于河渠的记载,感到意外和满足。诗中“柳外青帘飏晚风”一句,通过描绘晚风中飘扬的酒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宣房遗迹草连空”则进一步以宣房的遗迹和茂盛的草木,暗示了历史的深远和自然的壮阔。后两句则巧妙地将乡野间的随意交谈与重要的河渠记载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于意外发现的惊喜和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
董其昌的其他作品
- 《 读寒山子诗漫题十二绝 其七 》 —— [ 明 ] 董其昌
- 《 赠李玉完侍御督学四首 其四 》 —— [ 明 ] 董其昌
- 《 石鼓歌 》 —— [ 明 ] 董其昌
- 《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 —— [ 明 ] 董其昌
- 《 朱衣白比部为尊人讼冤事竣还朝送之 》 —— [ 明 ] 董其昌
- 《 送区海目太史封藩二首 》 —— [ 明 ] 董其昌
- 《 送侯六真侍御按黔时黔有兵事侍御兼视师之命二首 》 —— [ 明 ] 董其昌
- 《 赠李为与浒墅主政四首 其四 》 —— [ 明 ]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