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侯六真侍御按黔时黔有兵事侍御兼视师之命二首
绣衣持斧拥旌旄,戎马间关气益豪。
报国肯回王子驭,詶知频拭吕虔刀。
皂囊弹事风霜笔,羽扇谈兵虎豹韬。
行矣捷书宜早奏,汉家麟阁五云高。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绣衣持斧:指官员的服饰和仪仗,象征权力和威严。
- 旌旄: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帜,用以指挥或表示身份。
- 戎马间关:指在战乱中奔波。
- 报国:为国家尽忠。
- 詶知:答谢知遇之恩。
- 吕虔刀:古代名刀,此处比喻重要的任务或责任。
- 皂囊弹事:指用黑色布囊包裹的奏章,表示机密或重要。
- 风霜笔:比喻书写艰难或经历艰辛。
- 羽扇谈兵:形容军事策略的讨论,羽扇为古代文官的象征。
- 虎豹韬:古代兵书《六韬》中的一篇,比喻军事策略。
- 捷书:胜利的消息。
- 麟阁:古代用于表彰功臣的阁楼。
- 五云:五彩祥云,象征吉祥。
翻译
身着华丽官服,手持权杖,你率领着旗帜,在战乱中奔波,气势更加豪迈。 你愿意为国家尽忠,不回王子之驭,频繁地擦拭吕虔刀,以答谢知遇之恩。 你用黑色布囊包裹的奏章,书写着艰难的经历,手持羽扇讨论军事策略,运用虎豹韬。 去吧,早日奏报胜利的消息,汉家的麟阁高耸,五彩祥云环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战乱中坚守职责,勇敢报国的形象。诗中通过“绣衣持斧”、“旌旄”等意象展现了官员的威严与权力,而“戎马间关”则突显了其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与豪情。后文以“吕虔刀”、“风霜笔”等比喻,强调了官员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知遇之恩的感激。最后,通过“麟阁”与“五云”的描绘,寄托了对胜利与荣耀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勇敢的赞美。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
董其昌的其他作品
- 《 中秋朱太常园梅花盛开诗以纪异 》 —— [ 明 ] 董其昌
- 《 虎丘和许周翰太守四首 》 —— [ 明 ] 董其昌
- 《 京口观水嬉呈姜养冲 》 —— [ 明 ] 董其昌
- 《 大梁侯馆冯礼亭大中丞携尊夜过席上酬之 》 —— [ 明 ] 董其昌
- 《 詶卢原甫次韵 》 —— [ 明 ] 董其昌
- 《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 —— [ 明 ] 董其昌
- 《 题倪云林画 》 —— [ 明 ] 董其昌
- 《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 —— [ 明 ]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