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铅:古代点校书籍时所用,这里指校订工作。
- 蓝:指蓝草,可以提取靛蓝染料。
- 嵇含:人名,东晋文学家,擅长草木之名。
- 秦封五:指秦始皇封禅时所封的五岳。
- 少室三:指少室山的三花,少室山是嵩山的一部分,传说中三花是仙草。
- 流咏:流传的诗文。
- 洛下:指洛阳,古代文化中心之一。
- 徵图:征集图画。
- 长泖:湖名,在今江苏省。
- 拾月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个美丽的湖泊或潭水。
翻译
从事校订工作而不种植蓝草,闲暇时则记录草木之名如嵇含。 那崭新的松树傲立如秦封的五岳,娟秀的花儿开放如少室山的三花。 诗文须臾间便在洛阳流传开来,征集图画不知何时会诏令江南。 请君醉舞回旋双袖,长泖湖水将被驱使成为拾月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陈仲醇在东佘山居的闲适生活,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诗文的才华。诗中“丹铅不种蓝”展现了他的学术追求,“閒将草木志嵇含”则体现了他对草木的细致观察和记录。后两句通过比喻,将松树和花朵的傲立与美丽,与秦封五岳和少室三花相提并论,赞美了自然景色的壮丽。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诗文流传和艺术创作的期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
董其昌的其他作品
- 《 题画共十六首 》 —— [ 明 ] 董其昌
- 《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 —— [ 明 ] 董其昌
- 《 送郭宪副天谷入贺万寿二首 》 —— [ 明 ] 董其昌
- 《 题杜日章册九首曾教庵 》 —— [ 明 ] 董其昌
- 《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 —— [ 明 ] 董其昌
- 《 咏史四首 》 —— [ 明 ] 董其昌
- 《 赠曹嗣山总河三首 》 —— [ 明 ] 董其昌
- 《 至后同诸公访愚公慈惠兰若驾纳言延伯有作依韵和之 》 —— [ 明 ]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