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杨干寺有先公题诗刻

先公曾此驻安车,屈指年光二十馀。 老衲屡更新寺主,閒云长锁旧岩居。 寻缘邂逅山中客,感昔摩挲石上书。 寒雨画廊凝立久,不禁清泪湿衣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sù):住宿,过夜。
  • 杨干寺:地名,寺名。
  • 先公:已故的父亲。
  • 题诗刻:在石碑或墙壁上题写的诗句,并刻下来。
  • 安车:古代的一种车辆,此处指代先公的停留。
  • 屈指:用手指计算,形容时间过得快。
  • 老衲(lǎo nà):老僧,作者自称。
  • 更新:更换,更替。
  • 寺主:寺庙的主持。
  • 閒云(xián yún):悠闲的云,比喻自由自在。
  • 岩居:山洞或岩石间的居所。
  • 寻缘:寻找缘分,指偶然的相遇。
  • 邂逅(xiè hòu):偶然相遇。
  • 山中客:山中的游客或朋友。
  • 感昔:感慨过去。
  • 摩挲(mā sā):轻轻地抚摸。
  • 石上书:刻在石头上的文字。
  • 寒雨:冷雨。
  • 画廊:有壁画或装饰的走廊。
  • 凝立:静静地站立。
  • 清泪:清澈的泪水。
  • 衣裾(yī jū):衣襟,衣服的前面部分。

翻译

我曾在杨干寺过夜,那里有我已故父亲题写的诗句被刻在石上。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寺中的主持已经换了几次,而悠闲的云依旧长锁着那古老的岩居。我在山中偶然遇到了一位朋友,感慨过去,轻轻抚摸着石上的诗句。站在寒雨中的画廊里,我久久地凝立,不禁泪流满面,湿透了衣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情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先公曾此驻安车”一句,即点明了诗人与杨干寺的深厚情感,又暗含了对父亲的思念。通过“老衲屡更新寺主,閒云长锁旧岩居”的对比,诗人巧妙地描绘了时间的变迁与自然的恒常。最后,“寒雨画廊凝立久,不禁清泪湿衣裾”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对往事的无限眷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