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章阳东归省

珠林幸见一枝荣,无限慈帏意气生。 待诏早承休浣命,舞衣遥慰倚闾情。 鸰原秋冷燕丹水,乌喃春携颖叔羹。 莫以孤臣难叱驭,板舆何处不王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珠林:指美好的树林,这里比喻章阳的才华和品德。
  • 慈帏:指母亲的居室,也代指母亲。
  • 休浣:古代官吏按例休假。
  • 舞衣:指舞蹈时穿的衣服,这里比喻欢乐的场景。
  • 倚闾情:指母亲在家门口盼望儿子归来的情感。
  • 鸰原:指平原,这里比喻家乡。
  • 燕丹水:指燕地的丹水,这里泛指北方。
  • 乌喃:鸟鸣声,这里指春天的鸟鸣。
  • 颖叔羹:颖叔,人名,羹指汤,这里指颖叔做的汤,比喻家乡的美食。
  • 孤臣:指忠心耿耿的臣子。
  • 叱驭:指驾驭马车,这里比喻旅途。
  • 板舆: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多为老人乘坐。
  • 王程:指为王事奔波的旅程。

翻译

在美好的树林中,有幸见到你如同一枝独秀,母亲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早早地得到了休假的命令,穿上舞衣,远方的欢乐场景让母亲在家门口的期盼得到了安慰。 秋天,家乡的平原上冷风习习,而你却在北方的燕地;春天,伴随着鸟鸣声,你带着家乡的美食归来。 不要因为自己是忠心的臣子就难以驾驭旅途,无论何处,都是为了王事奔波的旅程。

赏析

这首诗是董其昌送别章阳东归省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和对母亲深情的描绘。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如“珠林”比喻章阳的才华,“舞衣”比喻欢乐的场景,“倚闾情”描绘母亲期盼儿子归来的情感。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诗人展现了章阳旅途的艰辛与归乡的喜悦。最后,诗人以“孤臣难叱驭”和“板舆何处不王程”来勉励章阳,无论身在何处,都应忠诚于王事,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忠诚的赞颂。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