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过婺源宿万寿僧舍住僧敬公有望云思亲图求予诗因为下一转语

朝看云出岫,暮见云归山,禅心正与云相閒。如何对此生意见,思亲不觉伤朱颜。 佛法无生亦无死,割爱先从二亲始。上人却有望云心,善学宁惭鲁男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禅心:禅宗修行者的心境,指清净、无欲的心。
  • 相閒:相互间没有纷扰,和谐共处。
  • 生意见:产生世俗的情感和想法。
  • 朱颜:指年轻的容颜,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 佛法无生亦无死:佛教认为生死是轮回的一部分,真正的解脱是超越生死的。
  • 割爱:舍弃对亲情的执着。
  • 二亲:指父母。
  •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 望云心: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
  • 善学:善于学习。
  • 鲁男子:指鲁国的男子,这里比喻普通人。

翻译

早晨看着云朵从山间飘出,傍晚又见云朵飘回山中,禅修的心境正与云朵一样自在无碍。然而,面对这样的景象,我却产生了世俗的情感和想法,思念亲人时不禁感到悲伤,青春的容颜也因此而伤感。

佛法教导我们超越生死,舍弃对亲情的执着应从父母开始。尽管如此,这位僧人却仍有思念亲人的心情,他的善学之心难道不愧于普通人吗?

赏析

这首诗通过云的出岫与归山,比喻禅心的自在与超脱,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思念。诗中,“禅心正与云相閒”一句,既展现了禅修者的心境,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然而,“思亲不觉伤朱颜”则透露出诗人对亲情的无法割舍,即使在禅修的道路上,亲情仍是心中难以放下的牵挂。最后,诗人对僧人的评价,既表达了对僧人善学之心的赞赏,也反映了诗人对普通人情感的理解与尊重。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